时间:2016年3月30日下午
地点:港丽酒店漆咸厅
参会人员:
董事长、执行董事竺延风先生
执行董事刘卫东先生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蔡玮先生
财务会计部总经理乔阳先生
法律与证券事务部总经理卢锋先生
法律与证券事务部副总经理周文捷女士
媒体及分析师
首先由董事长、执行董事竺延风先生介绍2015年汽车行业概况、公司业务和财务表现、2016年业务展望及公司“十三五”工作思路(详情请见刊登于公司网站的2015年度业绩发布会PPT)。其次,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及媒体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财务问题:
问:去年收入有大幅度增长,但是盈利是下滑的,能否解释一下?
答: 2014年10月份开始合并东风标致雪铁龙销售公司,在2015年是整个全年,由于合并口径的变化,公司的收入增长比较高,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自主乘用车、汽车金融收入也有比较大的幅度增长。利润有些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2014年有一次性的18个亿的利润的因素,在2015年就没有这个因素。2015年合资公司利润保持稳定,总体看来利润下滑。
问:2016年资本开支计划?
答:公司将在能够提高各个产能利润率的基本前提下谨慎投资,2016年资本开支大体上也是保持在100亿元左右的稳定水平,重点是在于新商品开发和研发,新增产能占总的投资比例比较少。
问:国家要求2020年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30%,公司是否会考虑提高分红比例?
答:从东风集团来说,整个东风集团保持充分的流动性,为应对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现金,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保持在15%的水平。未来的确要考虑东风汽车DFM怎么样去应对未来几年逐步提高上缴国有资本金分红的比例,公司会综合考虑,一方面根据DFM自身现金流的情况,另一方面考虑DFG本身的现金流,再来看DFG分红动作是不是需要做一些调整。
问:公司对欧元债汇率方面的风险有什么技术规避?
答:关于汇兑而言,欧元债本身对应的是欧元的资产,总体而言,债务和资产是匹配的,所以不会产生根本性的风险。公司现在已经在开始考虑对欧元债务采取一些套期保值的措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
问: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及分布?
答:2016年研发投入大约在6个亿。主要是研发上的投入,乘用车和商用车并举。从技术路线看,短期为了适应一些城市雾霾的要求,以纯电动为重点,从长远发展混合动力车型。
问: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
答:今年整体全国的目标,苗圩部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目标是希望翻一番,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目标分解的,大概在3万辆左右。
市场增长及市场份额
问:2015年市场份额有轻微的下降,2016年是不是会努力争取市场份额?
答:我们总的指标是跑赢大势,所谓跑赢大势是各个品牌增速上、各个板块增速上要跟行业大势相保持。我们在市场份额方面不是盲目地做大,更多的是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并且给投资人一个很好的财务收益的回报。从1、2月份短期经营来看,我们在前五大家里面增速目前是快的。
问:2016年商用车目标维持跟2015年持平的目标,公司是觉得市场是见底平稳了,还是公司对自己商用车方面比较乐观?
答:事实上商用车不容乐观。从现在还没有看到商用车有比去年更乐观的景象,所以这方面的挑战压力依然很大。但是商用车正处于一个轻量化、节能化、节油化的转型过程当中,某些产品会更有机遇性,公司会努力去抓机遇。
库存
问:目前库存情况如何?
答:公司从去年四季度把库存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来研究,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增长或者是结构上的大变化。原来我们的理论指标和实践指标基本上平均在2.5个月的概念,现在公司按全年平均库存1.5个月设计的。现在我们已经趋近这个值,基本上在1.5—1.8之间。
国际合作
问:PSA和东风的合作有什么进展?
答:东风和PSA的合作是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东风作为PSA最大的股东之一,另外一个层面是东风和PSA两个集团之间如何建立战略联盟和资源共享,这个方面又分两个层面的工作。
一个层面的工作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神龙公司的竞争能力,将在上海设立的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技术中心,现在正在做行政审批的内容。有关东南亚的销售公司的总体进展来看,2015年虽然在东南亚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总体还是保证了盈利。神龙公司自主品牌的建设,去年第一款神龙公司自主品牌挂东风Logo的已经正式下线,在东风渠道里正式销售,双方有关这个方面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
另外一个是两个集团之间在技术采购方面的协同,最重要的内容是双方共同开发面向2019年以后的中低级入门级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全球销量会超过1000万辆,有关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我们仍然有信心,在19年这个平台在全球会投放,有标致品牌、雪铁龙品牌和东风品牌。另外一个是采购协同,无论是在国内的钢材采购,特别是面向全球的自动变速箱的采购,东风和PSA双方的合作也推进得非常顺利。总体来说,东风和PSA的战略联盟,我们是希望做成一个全球集团合作标杆。
行业政策:
问:好像最近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大了?针对这个政策,东风会采取哪些措施?
答:1.6L以下置税减半政策要持续到今年年底,我们从行业内看这个政策的作用没有像刚开始那么强烈,但是作用还在。另外东风在政策范围内的产品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方面对于我们来讲是争取抓到更多的机会。实际上在去年甚至更早一点产品设计上发动机排量小型化已经做了考虑,在今年投放的产品,包括我们投放的一些SUV产品,应该是在1.6L以下的考虑多一些。
公司“十三五”规划
问:“十三五”的规划的具体指标有哪些?
答:“十三五”DFM努力争取560万辆的销量指标,其中DFG销售400万辆,财务方面净利率按6%测算,有些数据还在完善之中。
问:公司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路和节奏?
答:我们自主品牌现在有几个板块,一是现在的自主乘用车,今年突破了10万辆。第二个是东风柳汽,一个MPV平台和一个共同平台。第三个是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包括启辰品牌和其他品牌。我们下一步发展会在不同的价格区段当中占据应该有的市场,有的是10万以下的,有的是10—15万的,有的甚至更高,东风A9就是提升东风整体品牌的溢价能力所做出的战略设计。
在动力总成方面,从1.0L排量到1.8L排量发动机的布局已经完成,现在已经形成体系了。格特拉克变速箱预计今年将实现量产,自主品牌的动力总成体系以及这几年积累的结合电动车开发一起共同形成的电动体系已经形成,应该说东风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在最常规的规模最大的市场领域所需要的动力总成体系和其他关键技术已经具备。
问:未来几年对于自主品牌的研发的支出做什么设想?
答:15年研发费用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在自主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业务。按照董事长的介绍,“十三五”自主品牌乘用车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及新能源有一些突破,未来在这两个领域的研发费用有一个持续增长。
问:如果外资品牌深入降成本,对于自主品牌是否形成挑战?如何应对?
答:从自主品牌的发展来看,第一个方面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自主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方面是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对于东风来讲是走了两个路径,第一个路径是品牌向上,不能老走低质低价的道路,要靠质量和服务去做。第二个路径是打造明星产品。第三个方面依靠规模降成本。在这个方面需要几条腿走路,才能真正保证自主品牌能够活下去,并且能够快速的发展。
问:东风如何看待内部的多品牌?
答:东风的品牌比较多,任何事情总会有优和劣点,关键是扬长避短,我们在“十三五”规划的时候确定了各个品牌的战略目标和合作方式,有的品牌承担多个任务,有的品牌承担的任务相对简略一些,在管理上使我们的企业力量可以合理布局。
问:“十三五”规划不可避免的是油耗标准要降到百公里5升,这是放在大多数整车厂面前的问题,公司是如何考虑的?
答:从全行业来说,面向2018年以后,全行业面临最大的就是来自于油耗和排放法规。我们看到主要的国内企业基本上还是运用综合手段解决油耗问题。一是靠纯电动替代传统动力,二是传统燃油机的效率改进。发动机上现在整个效率并没有做到极限,我们认为在这个方面传统发动机还有机会。此外,真正大规模的相当一部分车辆要靠一部分的混动来解决问题。第三,柴油机的发展也是我们未来值得关注的内容。
问:传统汽车厂家与希望进入汽车行业的科技公司未来谁是行业的主导?
答:未来竞争当中总有新竞争者,这一点不足为奇,历史上一直这样。作为汽车产业来讲,现在汽车一直在进步,汽车内部的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早都非常丰富了。汽车厂家应该重视科技公司,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技术进步更加丰富起来。作为汽车往上发展,我觉得还是走汽车+互联网,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把智能作为一个工具。
问:关于央企合并,东风和一汽是否可能合并?
答:目前没有这个方面的意向和考虑。
时间:2016年3月30日下午
地点:港丽酒店漆咸厅
参会人员:
董事长、执行董事竺延风先生
执行董事刘卫东先生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蔡玮先生
财务会计部总经理乔阳先生
法律与证券事务部总经理卢锋先生
法律与证券事务部副总经理周文捷女士
媒体及分析师
首先由董事长、执行董事竺延风先生介绍2015年汽车行业概况、公司业务和财务表现、2016年业务展望及公司“十三五”工作思路(详情请见刊登于公司网站的2015年度业绩发布会PPT)。其次,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及媒体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财务问题:
问:去年收入有大幅度增长,但是盈利是下滑的,能否解释一下?
答: 2014年10月份开始合并东风标致雪铁龙销售公司,在2015年是整个全年,由于合并口径的变化,公司的收入增长比较高,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自主乘用车、汽车金融收入也有比较大的幅度增长。利润有些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2014年有一次性的18个亿的利润的因素,在2015年就没有这个因素。2015年合资公司利润保持稳定,总体看来利润下滑。
问:2016年资本开支计划?
答:公司将在能够提高各个产能利润率的基本前提下谨慎投资,2016年资本开支大体上也是保持在100亿元左右的稳定水平,重点是在于新商品开发和研发,新增产能占总的投资比例比较少。
问:国家要求2020年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到30%,公司是否会考虑提高分红比例?
答:从东风集团来说,整个东风集团保持充分的流动性,为应对各种各样的机会,我们必须要有比较充分的现金,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保持在15%的水平。未来的确要考虑东风汽车DFM怎么样去应对未来几年逐步提高上缴国有资本金分红的比例,公司会综合考虑,一方面根据DFM自身现金流的情况,另一方面考虑DFG本身的现金流,再来看DFG分红动作是不是需要做一些调整。
问:公司对欧元债汇率方面的风险有什么技术规避?
答:关于汇兑而言,欧元债本身对应的是欧元的资产,总体而言,债务和资产是匹配的,所以不会产生根本性的风险。公司现在已经在开始考虑对欧元债务采取一些套期保值的措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
问: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及分布?
答:2016年研发投入大约在6个亿。主要是研发上的投入,乘用车和商用车并举。从技术路线看,短期为了适应一些城市雾霾的要求,以纯电动为重点,从长远发展混合动力车型。
问: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
答:今年整体全国的目标,苗圩部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目标是希望翻一番,我们也是按照这样的目标分解的,大概在3万辆左右。
市场增长及市场份额
问:2015年市场份额有轻微的下降,2016年是不是会努力争取市场份额?
答:我们总的指标是跑赢大势,所谓跑赢大势是各个品牌增速上、各个板块增速上要跟行业大势相保持。我们在市场份额方面不是盲目地做大,更多的是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并且给投资人一个很好的财务收益的回报。从1、2月份短期经营来看,我们在前五大家里面增速目前是快的。
问:2016年商用车目标维持跟2015年持平的目标,公司是觉得市场是见底平稳了,还是公司对自己商用车方面比较乐观?
答:事实上商用车不容乐观。从现在还没有看到商用车有比去年更乐观的景象,所以这方面的挑战压力依然很大。但是商用车正处于一个轻量化、节能化、节油化的转型过程当中,某些产品会更有机遇性,公司会努力去抓机遇。
库存
问:目前库存情况如何?
答:公司从去年四季度把库存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来研究,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增长或者是结构上的大变化。原来我们的理论指标和实践指标基本上平均在2.5个月的概念,现在公司按全年平均库存1.5个月设计的。现在我们已经趋近这个值,基本上在1.5—1.8之间。
国际合作
问:PSA和东风的合作有什么进展?
答:东风和PSA的合作是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东风作为PSA最大的股东之一,另外一个层面是东风和PSA两个集团之间如何建立战略联盟和资源共享,这个方面又分两个层面的工作。
一个层面的工作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神龙公司的竞争能力,将在上海设立的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技术中心,现在正在做行政审批的内容。有关东南亚的销售公司的总体进展来看,2015年虽然在东南亚碰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总体还是保证了盈利。神龙公司自主品牌的建设,去年第一款神龙公司自主品牌挂东风Logo的已经正式下线,在东风渠道里正式销售,双方有关这个方面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
另外一个是两个集团之间在技术采购方面的协同,最重要的内容是双方共同开发面向2019年以后的中低级入门级的平台,这个平台的全球销量会超过1000万辆,有关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我们仍然有信心,在19年这个平台在全球会投放,有标致品牌、雪铁龙品牌和东风品牌。另外一个是采购协同,无论是在国内的钢材采购,特别是面向全球的自动变速箱的采购,东风和PSA双方的合作也推进得非常顺利。总体来说,东风和PSA的战略联盟,我们是希望做成一个全球集团合作标杆。
行业政策:
问:好像最近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力不是那么大了?针对这个政策,东风会采取哪些措施?
答:1.6L以下置税减半政策要持续到今年年底,我们从行业内看这个政策的作用没有像刚开始那么强烈,但是作用还在。另外东风在政策范围内的产品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方面对于我们来讲是争取抓到更多的机会。实际上在去年甚至更早一点产品设计上发动机排量小型化已经做了考虑,在今年投放的产品,包括我们投放的一些SUV产品,应该是在1.6L以下的考虑多一些。
公司“十三五”规划
问:“十三五”的规划的具体指标有哪些?
答:“十三五”DFM努力争取560万辆的销量指标,其中DFG销售400万辆,财务方面净利率按6%测算,有些数据还在完善之中。
问:公司发展自主品牌的思路和节奏?
答:我们自主品牌现在有几个板块,一是现在的自主乘用车,今年突破了10万辆。第二个是东风柳汽,一个MPV平台和一个共同平台。第三个是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包括启辰品牌和其他品牌。我们下一步发展会在不同的价格区段当中占据应该有的市场,有的是10万以下的,有的是10—15万的,有的甚至更高,东风A9就是提升东风整体品牌的溢价能力所做出的战略设计。
在动力总成方面,从1.0L排量到1.8L排量发动机的布局已经完成,现在已经形成体系了。格特拉克变速箱预计今年将实现量产,自主品牌的动力总成体系以及这几年积累的结合电动车开发一起共同形成的电动体系已经形成,应该说东风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在最常规的规模最大的市场领域所需要的动力总成体系和其他关键技术已经具备。
问:未来几年对于自主品牌的研发的支出做什么设想?
答:15年研发费用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在自主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业务。按照董事长的介绍,“十三五”自主品牌乘用车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及新能源有一些突破,未来在这两个领域的研发费用有一个持续增长。
问:如果外资品牌深入降成本,对于自主品牌是否形成挑战?如何应对?
答:从自主品牌的发展来看,第一个方面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自主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第二个方面是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对于东风来讲是走了两个路径,第一个路径是品牌向上,不能老走低质低价的道路,要靠质量和服务去做。第二个路径是打造明星产品。第三个方面依靠规模降成本。在这个方面需要几条腿走路,才能真正保证自主品牌能够活下去,并且能够快速的发展。
问:东风如何看待内部的多品牌?
答:东风的品牌比较多,任何事情总会有优和劣点,关键是扬长避短,我们在“十三五”规划的时候确定了各个品牌的战略目标和合作方式,有的品牌承担多个任务,有的品牌承担的任务相对简略一些,在管理上使我们的企业力量可以合理布局。
问:“十三五”规划不可避免的是油耗标准要降到百公里5升,这是放在大多数整车厂面前的问题,公司是如何考虑的?
答:从全行业来说,面向2018年以后,全行业面临最大的就是来自于油耗和排放法规。我们看到主要的国内企业基本上还是运用综合手段解决油耗问题。一是靠纯电动替代传统动力,二是传统燃油机的效率改进。发动机上现在整个效率并没有做到极限,我们认为在这个方面传统发动机还有机会。此外,真正大规模的相当一部分车辆要靠一部分的混动来解决问题。第三,柴油机的发展也是我们未来值得关注的内容。
问:传统汽车厂家与希望进入汽车行业的科技公司未来谁是行业的主导?
答:未来竞争当中总有新竞争者,这一点不足为奇,历史上一直这样。作为汽车产业来讲,现在汽车一直在进步,汽车内部的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早都非常丰富了。汽车厂家应该重视科技公司,应该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技术进步更加丰富起来。作为汽车往上发展,我觉得还是走汽车+互联网,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把智能作为一个工具。
问:关于央企合并,东风和一汽是否可能合并?
答:目前没有这个方面的意向和考虑。